甲等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接納完整的自己 作者:張評凱 班級:普一忠
閱讀書名: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書籍ISBN:9789869844888
書籍作者:蘇予昕 出版單位:方舟文化 出版年月:2020年3月11日版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者為蘇予昕,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為接納力以及活出完整的自己,不必迎合他人,更重要的是正視內在的渴望。在認識、接納自己的前提之下,才不會苦於追求不適合的目標,進而感到挫折、痛苦。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事物,不受到他人言語的左右,方能活出最完美的自己並避免生活中令人厭惡的閒言閒語。此書以心理諮商師、行銷公關的角度論述,作者善用了心理諮商師閱人無數的特點,也利用了行銷公關口才好的優勢,寫出了真真切切的一本好書。
二、內容摘錄:
我們無法真正客觀,都是透過自己的「內心三稜鏡」看待世界。(p.58)
接納,是全面性地認識自己,是以身心平衡為前提,是帶著勇氣面對自己的脆弱,也是能分辨內在與外在的聲音。(p.123)
「接納力」是一種需要持續保持的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信念。(p.124)
「抱怨」和接納力不足,其實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但不一定完全錯誤。(p.149)
三、我的觀點:
蘇予昕的這本《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是講述活出真實的自己,接納自己的一本精采的作品,是現在人們俗稱的心靈雞湯,但在我讀過的心靈雞湯中,這本的內容是最真實、最令我有感觸的一本。句句屬實,十分引人深思。作者透過實例、理性的分析和心理學的專有名詞來條列出常見的心理誤區和改進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自覺地就深陷其中。不僅感受到接納自我的力量,也想通了自我的價值。
首先,這本書透過豐富的條列比較出兩個名詞的差別,比如「接納」和「自我感覺良好」的差別,接納是一種需要持續保持的能力,更是一種獨特的信念。而自我感覺良好是認為自己不需要改變,兩者之差異甚鉅。讀者可以透過深思兩個名詞之間的差別來領悟真正的內涵,無論是細微也好,大略也罷,我相信只要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便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品味心理層面的富足。
其次,內容中透過理性的分析來進行更深的討論,比如討論「做自己」的定義,我個人認為做自己是在了解了渴望後做出符合自己想法的動作而追求自己想要的卓越和成就。大眾普遍認為「做自己」是沒禮貌、不在乎他人想法的行為,這是大錯特錯的。反之,做自己才是樹立人格和社交的有利手段,如果每個人的個性、脾氣都一樣,那就不會有個體的差異和人際關係,通過做自己、培養社交手段,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進而找到和自己對頻的朋友。
此外,此書也使用了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來加以論述自己的觀點,透過解釋名詞來加深讀者對於一個概念的印象,也使讀者更了解深層的意義。比如「冒牌者症候群」這個名詞,意思是當你成功時,你的意識告訴你成功是因為幸運,並且在表面上也十分謙虛,像是台灣人常說的:你過獎了!正是一種冒牌者症候群的表徵。這是一個可以使讀者了解名詞意思很好的寫作手法。自卑的人總覺得自己不配,但越是覺得自己不配就會越被看不起,這些待人處世的態度的確十分值得深思。
這本書更讓人讚嘆的是最後竟還有練習的方法和建議,可以練習改變常用字彙,使自己的想法不拘泥於原有的慣用語上,說出更富有接納性的話語,良言一句三冬暖,說壞話如口吐毒蛇。利用此書的方法,可以改善言語中的錯誤。人無完人,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不過,說話的分寸一定要掌握好,好好對待他人之前,一定要先好好愛自己,這就是這本書的主旨!
最後,我認為這本《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十分實用,內容中大量的金句和富有道理的話都讓我有很大的感觸。我相信只要好好對待自己並維持人際關係,就能有非常精彩且豐富的人生,堅持自己的節操,做好真我,努力的生活,一定能獲得相對應的回報!
四、討論議題:
一.人無完人,究竟要做到甚麼樣的地步才算一個成功人士?成功人士的定義為何?
二.做人要接納並認識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人,但接納太多便會變成自我感覺良好,如何拿捏分寸?
更新時間:2024-11-21 17:56:27|點閱次數: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