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13-1閱讀心得得獎作品 / 特優 作者 謝棋元 思維突破—孤獨力修煉

特優  思維突破孤獨力修煉  作者:謝棋元  班級:普二忠

閱讀書名:孤獨力讓學習與思考更有威力  書籍ISBN978-986-99313-5-9

書籍作者:張力中  出版單位:方舟文化  出版年月:2021/1月  版次:二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者張力中:多年來,身在忙碌的職場人生裡,當回顧自我時,我常感到孤獨。實則我也蓄意讓自己保持孤獨,孤獨感是我力量的泉湧核心,也令我明心見性。
 
書中描寫作者在應對不同上司、客戶和同僚時,靈活運用孤獨力,降低外界噪音使思緒清晰,提升學習與思考的層次,用獨特的方法化解各種問題。理性、冷靜地看待職場上的荒謬與怪誕,不帶入過多情感,始終保持初心,持續在職場中走出一條不同以往的路。

二、內容摘錄:

1.孤獨力,並不是教你離群索居,或是不與同事來往。而是在思想超脫常模之際,你得開始學習享受孤獨,並利用原生的孤獨感,替你指路;用一顆孤獨澄澈的心,擁抱喧囂多變的職場,很多事情來到你面前,你會忽然看得很清楚,無所遁形。(p.24
 
2.
讓自己這樣想:我任職這份工作。不是要來領這份死薪水,而是要來幫助企業成長的。這與職位高低、薪籌多寡都沒關係,純粹是思想建設的問題,彼此之間,沒有高低,只有對等。 ( p.39

三、我的觀點:

當初會在校園書展看上這本書,是因為它簡潔又奇特的書名與幾句意義深刻的文案,雖然不曉得作者想傳遞的訊息,但能明顯地感受到它的內斂和深不可測。憑著一股純粹的好奇心和不懂裝懂的傻勁我翻開此書,一同經歷了作者的職場奇遇記。
 
在我興高采烈地閱讀時才發現,裡頭的內容全是職場故事、經驗談。原以為選錯書了,驚慌失措又無奈至極,但靜下心來思考,其實書中提到的思維到處皆可行,因此就將這些思想利器與自身經歷結合,並當作小說閱讀增加興趣,在這兩大助力加持下,我幹勁十足地再次出發。
 
闔上書本,我真實地感受到思緒沉穩許多,嘗試不著急下結論、接納多元觀點,默默地提升自己的思維高度。然而,缺乏社會經歷的我對孤獨力仍一知半解,正當我為此苦惱時,命運的安排就是如此巧合,隔天我參加了企管營,期間安排了團體面試、產品發表會等等活動,這都需要依靠組員們有效分工、緊密配合,才得以順利進行並取得佳績,原以為各位都是初次見面,缺乏默契會影響成效,開工才知道,在這樣的專案團隊中,每個人都專注於活動本身,盡力將所學的知識充分發揮。我恍然大悟,這情景彷彿實打實的職場樣貌,只談眼前的工作,不帶入過多感情。因此我嘗試運用書中的思維模式,本著做到最好的心態,用自己的方法為團隊付出。
 
以往在校的分組報告,我都是擔任組長一職,對各職務的安排運作、團隊管理都有較深理解,但在這學霸雲集的模擬職場,有時也得當個打工人,我借用讀者面對老闆刁難仍在心理方面給出餘裕,最後建立良好互動與互信,了解身為下位者依舊可以抱有想法地為團隊付出,我嘗試屏蔽噪音,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觀點被接納,接著放低身段、客氣發言面對強勢的組長;同樣也是因為讀到作者遭遇的荒謬處境,身為組長時,我也會以組員立場思考,讓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經過理解、評估與整合後,試著在最後融合所有人獨特的創意呈現。藉由給予組員同等的表達機會,代替傳統層級式管理,這種做法對於領導者來說十分冒險,卻也激勵組員們打從心底自願付出,實際上我的任務就是當幕後默默引導和協調的最佳推手。這種團隊模式與管理學大師羅伯.格林里夫提倡的「僕人式領導」十分相似,顛覆了傳統企業結構,讓員工提出想法並執行,上級只負責協助和提供資源,這個多數企業不接受的模式卻孕育了無數令人驚嘆的企劃,對我來說是創新又大膽的嘗試,也因此了解「打破框架能聽各種聲音,許多可能連自己都從未想過。」
 
此書讓我學到外在人際應對與內在心理調適的新思維,即使理解到的知識相較書中內容只算是基礎,但接受到全新思維時,彷彿自我被無限縮小,取而代之的是浩瀚的未知宇宙,讓我任意探索、吸取養分,我感受到謙虛與內斂。但比起理解作者的思路,令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以組長經驗反向理解作者的工作心理,使我對擅長的專案管理產生突破性的見解。思緒猶如醍醐灌頂,「勇於做出不從眾、不落窠臼的決定,走出一條不同以往的路。」正是孤獨力修練的終極目標。這次,我穩健地踏出了第一步。

四、討論議題:

孤獨力使人們在喧囂繁華的世界得以屏蔽噪音,透析事物本質並獨立思考,世間的常理與慣例並不一定是最優解。不從眾,人將有無限可能,走出一條不同以往的路。
 
1.
孤獨力是突破學習與思維層次的重要能力,除了職場的各種應對,如何將孤獨力應用於校園等等生活層面?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