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包含六大要素:學習動機、目標設定、計畫執行、資源管理、反思評估與成果呈現。 學生需培養個人內在學習的動力,並能主動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與計畫,有效運用時間和資源,過程中持續監控並反思學習歷程,最終將所學成果清楚地呈現出來。
自主學習的六大要素
1. 個人學習動機(學習內驅力):
這是自主學習的內在引擎,源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或對特定領域的興趣。
老師和家長可透過引導,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價值與意義,激發其學習動機。
2. 目標設定(有計畫的過程):
學生需要設定明確、可達成的學習目標,而非漫無目的的學習。
可以透過書寫學習計畫來具體化目標,包括學習主題、內容、進度和預期成果等。
3. 計畫執行(積極行動與資源管理):
學生要能主動規劃並執行學習計畫,並學習管理學習所需的各種資源,如時間、書籍、網路等。
這包含了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並展現出自我管理的能力。
4. 反思與自我評估(監控與調整):
自主學習者會持續監控自己的學習狀況,並透過反思來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鼓勵學生寫學習日記、學習筆記,定期檢視目標與進度,以找到改進方向。
5. 資源利用與尋求協助(非獨自學習):
自主學習不代表獨自學習,而是懂得善用各種資源,包括科技、圖書館,以及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協助。
透過合作學習,能從同儕互動中獲得更多知識和啟發。
6. 成果呈現(展現學習成果):
學生最終需要將學習過程與成果以適當的方式呈現出來。
常見形式包括學習單、實驗紀錄、專題報告,甚至可以是創意作品等。
更新時間:2025-09-09 11:04:02|點閱次數:29